標題:南亞 公告本公司2020年第2季自結合併損益
日期:2020-07-10
股票代號:1303
發言時間:2020-07-10 13:35:19
說明:
1.事實發生日:109/07/10
2.公司名稱: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。
3.與公司關係(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):本公司。
4.相互持股比例:不適用。
5.發生緣由:公告本公司2020年第2季自結合併損益。
6.因應措施:無。
7.其他應敘明事項:
一、2020年第2季自結合併損益與2020年第1季比較:
(一)2020年第2季EPS 0.27元,較第1季成長114.93%,主要係電路板、電子材料產品、
塑膠產品獲利增加,及認列南亞科等投資收益增加。
(一)合併營業額較上季減少49億3,292萬元,減幅7.52%,其中銷售量差增加10.9億元,
銷售價差減少60.3億元。
1.地區別:
原油季均價下跌34.15%(2020Q1 50.28美元/桶↘2020Q2 33.11美元/桶),影響產品
售價,致台灣營收減少48.5億元(-12.14%);美國則因油價下跌及疫情擴大影響,營收
減少25.4億元(-30.58%);大陸因經濟重啟,營收增加24.5億元(+14.16%)。
2.產品別:
受原油價格下跌及美歐疫情影響,聚酯產品營收減少36.7億元(-30.15%)、化工產品
減少25.4億元(-14.98%);而電路板等電子材料產品則因網通及雲端運算需求增加、
5G相關產業持續發展,營收成長12億元(+4.60%);塑膠產品因大陸經濟重啟,營收
增加2.3億元(+2.53%)。
(二)合併稅前利益較上季增加8億7,046萬元:
1.營業利益33.5億元,較上季增加4.9億元,成長17.27%:
(1)地區別:
台灣增加3.2億元、大陸增加4.9億元:主要係電路板等電子材料產品營運增溫,
加上塑膠產品下游逐漸復工,致獲利增加;美國則受第2季疫情擴大影響,獲利減少
3.2億元。
(2)產品別:
5G建設持續進行,新世代手機推出與物聯網運用技術持續革新,加上疫情期間遠端
連線的應用範圍加速拓展,使電路板與各種電子材料產品獲利顯著增加8.9億元;
其中電路板產品的獲利,創下2014年以來的單季新高。
另外,塑膠產品因各國陸續解封,獲利增加2.1億元;而聚酯產品、化工產品則因
油價下跌影響產品售價,加上美國疫情擴大影響下游需求,致獲利分別減少3.9億元、
1.0億元。
2.權益法投資收益-4.8億元,較上季有利9.9億元:
(1)認列南亞科9.5億元(影響本公司EPS 0.12元),較上季增加3.8億元;
(2)認列麥寮汽電5.9億元(影響本公司EPS 0.07元),較上季增加3.7億元;
(3)認列台塑石化-20億元(影響本公司EPS -0.25元),較上季有利3.1億元。
3.外幣兌損3.6億元,較上季不利6.3億元。主要是第1季台幣兌美元貶值,故認列兌換
利益;第2季台幣兌美元升值,認列兌換損失,因此相對於第1季,不利6.3億元。
(三)2020年第2季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為21億6,116萬元,每股稅後盈餘0.27元。
二、2020年上半年自結合併損益與2019年上半年比較:
2020年上半年EPS 0.4元,比去年同期衰退,主要是以PCB為首的電子材料產品獲利
顯著增加,但其他產品受疫情衝擊,獲利不如去年,再加上認列台塑石化公司的投資
損失,導致整體獲利減少。
(一)合併營業額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165億8,978萬元,其中銷售量差減少3.8億元,
銷售價差減少162.1億元。
1.地區別:
因新冠肺炎影響各行業營運活動,加上原油價格下跌36.2%(杜拜半年均價:2020
上半年41.70美元/桶,2019上半年65.33美元/桶),產品售價下滑,致台灣營收減少
73.7億元(-8.95%)、大陸營收減少46.2億元(-11.07%)、美國營收減少46億元
(-24.61%)。
2.產品別:
電子材料營收增加7.5億元(+1.42%),其他產品營收皆減少:聚酯減少83.1億元
(-28.67%)、化工減少61.7億元(-16.44%)、塑膠減少24.3億元(-11.44%)。
(二)合併稅前利益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77億8,405萬元,主要為:
1.營業利益62億元,較2019年上半年增加16.2億元:
(1)地區別:
台灣增加18.7億元、大陸增加9.9億元,主要都是來自於電路板及各類電子材料產品
獲利增加;美國減少12.3億元,主要是EG及纖維產品因下游開工率低,產品市況
不佳,致獲利減少。
(2)產品別:
電子材料產品獲利顯著增加29.1億元(+146.64%),其中電路板轉虧為盈,獲利增加
19.7億元,主要係5G通訊逐漸邁向商轉階段,應用商品需求增加,加上疫情促使
工作與生活型態改變,導致遠端連線、數位科技、AI、物聯網的應用層面更加
廣泛,筆電、家電的需求也有所增加,帶動了電路板與各種電子材料的開發與
銷售,使獲利增加。
聚酯、化工、塑膠產品受到油價及疫情影響,尚未恢復至去年水準,獲利分別減少
7.2億元、6.9億元、0.5億元。
2.權益法投資收益-19.5億元,較2019年上半年不利81.1億元:
(1)認列台塑石化-43.1億元(影響本公司EPS -0.54元),較2019年上半年不利
83億元(影響本公司EPS減少1.05元);
(2)認列南亞科15.2億元(影響本公司EPS 0.19元),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3.7億元。
(3)認列麥寮汽電8.2億元(影響本公司EPS 0.10元),較2019年上半年增加5.4億元。
3.股利收入不利8.6億元,主要是台化去年股息8.7億元於6月除息(今年於7月除息,
將計入第3季收益)。
4.外幣兌損0.9億元,較2019年上半年不利5.7億元,主要是2019上半年台幣貶值,
2020上半年台幣升值,因此相對不利。
(三)2020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為31億6,667萬元;每股稅後盈餘0.40元。